首页

https://www.eyoubo.cn/forum.php

时间:2025-05-25 10:09:23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28281

  来源:中国天气网

  继昨天(9月3日)登陆台湾省台东市沿海后,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跨过中央山脉,向福建、广东沿海靠近,将于明天在福建漳浦至广东惠来一带沿海二次登陆。受其影响,未来三天,广东、福建将掀强风雨,部分地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局地或出现极端降雨,打破历史同期降水纪录,上述地区需警惕次生灾害。

  “海葵”明日将二登闽粤沿海风雨将持续三天

  台风“海葵”昨天下午15时30分前后以强台风级别在台湾省台东市沿海登陆,晚上移入台湾海峡南部海面,在穿越台湾后实力大减,今早已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别。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表示,从目前的卫星云图上看,“海葵”中心区域已有所松散,但整体螺旋云系结构还是比较完整,将持续影响福建、广东一带。

今天13时45分台风“海葵”卫星云图。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央气象台预计,“海葵”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闽粤交界一带沿海靠近,并将于5日凌晨到上午以热带风暴级到强热带风暴级在福建漳浦至广东惠来一带沿海二次登陆,登陆后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由于引导气流弱,‘海葵’移动缓慢如同人快步行走的速度,在台风里属于慢性子。”张娟表示,移速缓慢容易造成风雨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预计广东、福建等地风雨影响将至少持续三天,局地有特大暴雨。

  此外,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以及台湾岛沿海、福建沿海、广东东部沿海、浙江南部沿海等地还需警惕大风影响。今天这一带海域及沿海地区将有6至8级大风,阵风9至10级,部分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9至10级,阵风11至12级,“海葵”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的风力有11级,阵风12至13级。

  广东福建局地降水或破历史同期纪录

  在“海葵”影响下,昨天台湾岛中东部出现强降雨,台湾岛东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局地降雨量超过700毫米。此外受到台风环流北侧偏东风影响,浙江东南部、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到暴雨。

  随着“海葵”缓慢西行靠近闽粤沿海,广东、福建等地降雨也将明显增强。“除了台风本体的影响,西南季风水汽输送和福建东部地形作用都将给降雨助力,尤其是广东东部至福建南部一带,降水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局地可能出现极端降雨。”张娟表示,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可能会打破当地同期旬或月纪录,像福建的云霄、厦门,广东的饶平、潮州,都有可能打破历史同期降水纪录。

  预计9月4日至6日,台湾岛、福建东部和中南部、浙江东南部、广东东部、江西南部等地先后有暴雨到大暴雨,台湾岛东部和南部、福建东南部、广东东部沿海有特大暴雨,累计降水量福建200至400毫米,局地600毫米;台湾岛东部和南部600毫米、局地1200毫米以上。

  由于降雨区域与前期台风“苏拉”影响区域有所重合,在持续强降雨的影响下,上述地区还需警惕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农田渍涝等次生灾害。今后三天,福建东部、广东东部和西部、广西东部等地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福建东南部、广东东北部的局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福建东部、广东东部、江西南部等地的山洪灾害气象风险较高,福建东南部、广东东北部的局地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高;福建闽江、九龙江、广东韩江等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

  中国天气网提醒,台风“海葵”风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需防范强风雨天气对城市运行、交通运输、渔业等的不利影响,上述地区公众注意提前做好台风防御措施。9月仍是我国台风活跃期,台风生成个数仅次于8月,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面和南海海域还将有1个台风生成,台风防御不容松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九一八!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3月25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下降至9.96米,较多年同期均值偏低1.8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也缩小至675平方公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大239平方公里。

人社部: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

“虽然平淡,但也安稳,偶尔也在想能不能找点事情做。”龚浓娣出生于1950年,日常生活比较规律,“其实我对咖啡非常喜欢,孩子们也喜欢,所以社区推出咖啡制作课程后,我第一时间报名了”。

多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协调发展

未来3天,受高压控制青海省大部天气晴好,青海南部及东部地区午后至夜间多强对流天气。2日夜间开始副高东退,青海省将迎来较强降水,其中西宁、海东、海西东部、海北、海南北部、黄南北部有大到暴雨,累计降水量10~60毫米,局地可达80~100毫米,强降水主要集中在3日夜间至4日白天,预计降水量会超过以往,成为今年最强降水。

2024代表字,台湾“贪”“斗”“骗”

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守住根脉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转型,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强大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创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正是“第二个结合”才成就了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坚守中华文化根脉,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加强创新,推动思想观点、方法手段、载体形式不断创新,推动中华文化实现现代转型,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文化支撑,让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神形交融、交相辉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根治欠薪典型案例

用上亿颗水滴重新演绎国粹,世界将会看到怎样的“中国之美”?当中国传统文化京剧,遇到现代视效技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作品《看见,就是沟通的开始》,以京剧为桥,连接古今,沟通中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